星期日, 12月 18, 2005

July - December 2004

兩張越南傳統音樂的專輯(一)

越南的歷史和文化,甚至語言一向受到北方中國很大的影響,而音樂也不例外,除了樂器原型幾乎皆來自中國,也是用五聲音階,曲調旋律許多聽起來也和中國的樂曲類似. 不過越南音樂也吸收了些印度音樂的元素,例如越南音樂特色中的即興與裝飾奏的風格.而在近代與西方文化接觸與成為法國殖民地之後,自然也受到西方音樂的影響,像是一些合奏曲的配器與編曲很明顯地聽起來就是有運用到西方音樂的樂理.

The Music of Vietnam, Vol. 1.2

這張是在38度C入手的.原本是要找這廠牌出的亞美尼亞音樂專輯,不過也順便連柬埔寨的甘美朗音樂一起結帳了.這一張收錄的有宗教儀式的音樂,民間傳統音樂,器樂合奏曲與戲曲音樂.而在CD小冊的前言,提到這套系列的誕生是希望能藉由世界語言,音樂,增進愚昧與無知的米國對越南的認識,進而促進兩國的友好.然後在解說開頭,又再狗幹西方與米國人一頓,看了不免苦笑...

可能是我太大驚小怪了,但是這一張實在好聽到讓人不可置信,每一首(不誇張)都相當動聽,尤其是最後一首,連神靈都會動容啊!!!這種聽起來明明就是中國音樂,卻又飽含"異國"色彩的調調,可說是最吸引我的地方,為最近聽最多次的CD之一.

著迷於詭異的東西... Dernd Alois Zimmermann - Die Soldaten

這一齣歌劇的DVD其實約在兩年前就入手了,不過內容實在不輕鬆,一直到今天才一股作氣的把它看完. 雖然Bernd Alos Zimmermann的音樂一向不甚討喜,不過偏執,粗暴,濃厚和不穩定的特質倒使得這齣歌劇散發異樣的光彩,當然舞台設計與視覺效果也是功不可沒. 劇情中貴族軍官勾搭引誘女主角Marie到後來"玩"壞她,以及劇末所有人皆深陷士兵步伐聲的地獄之中,被某種程度上隱喻個人意識盲從於集體意識與受到無 止境的侵害,在歌劇中更直指軍國主義與德國自己的文化傳統就是元兇之一(借自顏涵銳先生評論一段). 從結局來看,Zimmermann對人性的看法是非常悲觀且無解的,也使得整個歌劇壟罩在非常高壓的氣氛. 相較之下,有能用鼓聲大亂納粹集會的幽默性的小說"錫鼓"似乎較能獲得更多的共鳴.

德國戰後音樂50年 (裏心得)

原先是只打算就收前兩套管絃作品,因為裏頭收錄的不少曲目都是選粹而已,實在有違CD收藏的潔癖. 不過在聽完兩套管弦音樂作品之後,驚艷之餘,已經在認真考慮要收Konzertmusik底下其他幾套作品集了.看來開始需要和佳佳訂片的林小姐打好交情了嗎...?

儘管是選粹,不過曲目相當的多樣化且讓人驚喜. 這些曲子裡,除了有一貫學院派孤高的氣息之外,也有睡夢中也依稀可聞,猶如自地獄傳來的混沌聲響,及全然無調性,荀伯格般緊張,粗暴而狂熱式的抽慉,到極端壓抑,孤僻而寥寥數語的沉默,與聽似一板一眼卻猶如在虛無廢墟間漫步的腳步聲;當然也有保有古典浪漫遺風與結構的管絃作品,但卻讓人頓失時間感,惘然失措. 其實曲目單裡有許多並不是德國裔的作曲家,不過整體呈現出來的卻似乎巧妙地拼貼出德國與德國人的精神狀態,儘管我不清楚為什麼會如此的空虛與壓抑,或許也有可能我受到CD封面照片中德國建築物不少的影響.

另 外認識到Hartmann,Henze,Schenker,Isang Yun等的音樂,是聆聽這套專輯的收穫之一,Hartmann口味很重,值得一試. Henze的音樂也是讓人意外,聽起來有如Malher第十號交響曲的餘響. 妙的是記憶中以前Hartmann,Henze和Isang Yun的唱片幾乎都還很齊全的分別堆積在台北市幾家唱片店的cd架上,猶如無人聞問,標示著消逝之地的塵封地圖集.

幾張越南音樂的CD(二)

幾個介紹越南音樂的文章網址:

越南音樂與中國音樂有何不同

越南音樂

An Introduction to Vietnamese Music


下面兩張CD皆是越南南方的傳統音樂,稱作"don ca tai tu",在以往是提供民眾休閒娛樂用的. 一般都把它翻作"amateur music",但實際上都是由專業或半專業的音樂家來演奏. 而其原意指的是有才氣或天才般的演奏,意謂不論背景與地位,只要樂師有能力就能加入樂師們各自形成的圈子中. 而此多少反映了早期越南南方不但有原住民,陸續也有自中北部遷徙的越南居民與避難至此的中國福建與廣州人,相互交流與融合之後,舊有傳統的急速改變與適應,以及新秩序與文化的形成. 隨著之後流行音樂與自宮廷流傳下來的曲牌相結合,樂師們自我的創新,也接著促成在20世紀初南越新的戲劇音樂(HAT CAI LUONG)的興盛.而這個樂種至今已成為南越音樂的珍寶.(第一張CD的小冊簡介)

但nguyen vinh bao也提到在現今西方音樂的入侵與影響之下,傳統音樂已經離越南人的日常生活越來越遠,儘管仍有許多音樂家致力保存這項音樂遺產. 最後也將成為如同亞洲與非洲其他地方的音樂藝術一樣,漸漸死去.(第二張CD的小冊簡介)

南越的"amateur music",或許多數西方人聽起來覺得跟一般的中國音樂差不多,不過要是拿給中國人或台灣人聽,我想大多數都會覺得是"走調"或甚至"無調"的中國音樂. 坦白說一開始我也是有點難以接受,不過其自由即興的風格還是吸引我耐著性子多聽了幾次,不得不說有著不可言喻的後勁.

比較起來,之前介紹的"the music of wietnam vol 1.2"的樂手則都是來自北越的河內(Hanoi)的樂手,許多合奏音樂,聽起來應該都是宮廷音樂的曲子(儘管CD冊子上沒寫),與一般我們熟悉的中國音樂相差無幾.

1. Tai Tu Nam Bo: Saigon Masters of Trad Music

wergo出版.集合老青兩代4位樂師的演出.

2. nguyen vinh bao ensemble

ocora出版. 高齡80多歲的nguyen vinh bao精通多項樂器,會自己製作樂器,也是當今最好的dan tranh(多弦琴)演奏家,可說是越南傳統音樂的象徵之一.


第6號弦樂四重奏

以前在看"家變"的時候,曾偶然的的把這個曲子作為背景音樂. 之後便一直對這兩個作品偶然契合的共鳴念念不忘,不僅是因為對於小說中對於家庭結構的探討有著很深的感觸,音樂中散發出極端的憂鬱,也讓人幾乎無法自拔.

不過從作曲背景來看,在譜曲之時,作曲家正面臨的是母親重病與世界即將陷入大戰的精神折磨,與小說中幾乎與父母決裂的憎恨與厭惡還是有基本的差異. 不過或許在憂鬱氣氛中包含些許的悔恨與自責感,正與小說中主角對於幼年時光的回憶相互應和著. 或許我們可以再牽強地比較,在曲式分析中形容的,曲中的拱形結構,由於時間與憂愁而形如枯槁,失去了昔日(第4號與第5號)的生氣與活力,最後猶如是參加自己喪禮的一位不速之客,與小說中的父親有著讓人訝異的重疊印象. 當然小說與音樂中獨特的自創詞彙與架構都對讀者或聽眾構成了相當大的挑戰,可能是無數相異之中另一個些微相似之處.

Zoltan Szekely的Hungarian String Quartet與Sandor Vegh的Vegh Quartet對於這一首作品的詮釋是我個人最喜歡的演奏,在這首比較回歸到弦律性,"比較"不搞暴力的作品還是由那個世代的演奏家來詮釋才會比較有味道,尤其在第2與3樂章的民謠素材的處理,以及第4樂章的氣氛.


10/21 Les Percussions de Strasbourg音樂會

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前幾年LPS就曾經來過兩次,很可惜由於個人過於懶散的性格,而沒有參加那兩次的音樂會. 而這一次的音樂會曲目,除了兩位法國作曲家Pilippe Leroux和Andre的曲子"De la vitesse"(速度論)與"Tempus perfectum"(完美的節拍)之外,也仍包含招牌曲目Xenakis的"Pleiades"(星群). 或許是友善的價位與幾次來台所培養出的人氣,這一場音樂會的人數己幾乎達到8成以上,讓人頗感意外.

第一首曲目"速度論",自節目單上的簡介來看,作曲家意圖在此結合兩種聆聽與接收音樂的方式:'書寫',關於圖像的空間配置,與探索強調關於強調作 品推論性的面向. 與全然相反的,屬於連續聲響的執行,此主導關於材質的概念,與提供另一種引人沉思的聲音性質. 自然從演出結果來看,作品猶如一種抽象的聲音雕塑,演奏者有時會以實驗性或另類的方式演奏樂器,例如敲擊置於水中的樂器,或是用鈸擊地,或是演奏者本身也 被當作樂器,例如拍打自己身體與喊叫. 有時似乎只是純然展現演奏者的動作,例如正因"不正常地"使用樂器而幾乎無聲的演奏者的姿態,與不斷的移位,或甚至在演奏後半,走至觀眾席並演奏樂器,猶 如把字寫在格子外的行為. 另外除了音響效果之外,作曲家應該也有兼顧到曲子整體架構,不過這我就聽不出來了. 作曲家在簡介中提到如此的結合關係或許可比擬於粘土質材與楔形文字之間的奇妙關係,自然 我們也可以想到另一個極佳的範例,中國的書法藝術. 我不由得聯想到幾個月前所看的,Laetitia Sonami的演奏(請參看前文May. 21st, 2004),她的表演直覺上,似乎更讓人能感覺到這種結合關係的存在. 簡介最後,作曲家提到在"速度論",他想作的是屬於聲音的寫作,顯然前面提到Sonami的表演似乎也可歸為一種聲音的寫作,不過相較之下"速度論"中著 重的是聲音材質的內秉與有著更加哲學上的思維與辯證.

第二首曲目"完美的節拍",我完全不知道他在幹嘛.

下半場壓軸的是第三首曲目"星群".這個作品最大的特點之一或許就是Xenakis為此創造的樂器sixxen,所發出猶如甘美朗的聲響了.另外就是曲子中特別設計節奏反覆行成的交錯,刻意不一致的演奏,所形成的樂音叢集或是"星雲",猶如電子音樂中的"顆粒合成"效果. 作品分成四個樂章,第一樂章由sixxen起頭,而後交互演奏鼓套與馬林巴琴、木琴或電顫琴. 第二樂章演奏金屬材質樂器(sixxen),第三樂章演奏木質樂器(馬林巴琴、木琴等),最後第四樂章演奏皮質樂器(各類鼓). Strasbourg團六位團員超人般的教巧與無比默契在此首作品展現無疑,演奏完畢,觀眾皆幾乎報以最熱烈的掌聲,除了作品本身之外,團員六人行雲流水般的演奏姿態,無疑地也擄獲了觀眾的感官. 對於一首當代音樂作品的演奏來說,這樣的場景似乎並不常見到,或許"當作品完成之後,就讓音樂自己來說話"還是大多數人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 儘管可能由於音樂廳本身的問題,使得樂器聲音聽起來模糊而沒有CD中乾淨而寧靜的氣氛,CD中第二樂章sixxen所發出的泛音效果,在現場就似乎也不是那麼引人注意(雖然我得承認我是回家之後,聆聽已經好久沒聽的CD才發現的).


金馬影展影片極簡心得...part2
五道電影難題
The Five Obstructions http://www.goldenhorse.org.tw/2004/program_4.php?m_id=325&ln=

完人的跳躍XDXDXD

當拉斯馮提爾在第一個難題中下的限制包含每一個剪接不得超過12格時,我心裡就想著真的還假的,我有沒有看錯?!不過當約根萊斯完成的影片撥出後,現場的 觀眾才曉得這兩個人是玩真的,而且約根萊斯高超的手腕使得這個限制反而成了送分題. 之後拉斯提出的刁鑽的限制,更多集中在試圖要讓約根萊斯在影片中洩露出自己的感情,以作為對拍攝的主客體關係作更一步的關注(呃...應該是吧...?) (或是更直接的,約根萊斯說的,拉斯對於苦無機會向他請教的一種惱羞成怒...).而約根萊斯精采而優雅的反擊,願意與這個"壞小子"瞎攪和的氣度, 以及當然兩人一直保持不斷創新的態度,贏得電影撥畢後大家熱烈的鼓掌.

熱帶幻夢 ( Tropical Malady )

http://www.goldenhorse.org.tw/2004/program_4.php?m_id=310&ln=

影評:http://www.goldenhorse.org.tw/2004/news_1.php?id=134&ln=ch

最困惑難解的地方,很明顯的是導演在開頭可愛的愛情故事之後,突然接了一個幾乎完全沒有相關性的神話故事現代版,而且顯然和前一段來比可以說是隱晦至極. 電影開頭片段的文字說著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頭野獸,我們得想辦法與牠交談,訓伏牠,那麼這個表現主義味道極重的暗夜叢林尋白虎精記,是否在呼應片頭之外,還 有其他更深而難以意喻的涵義呢. 我的偏執的小腦袋只聯想得到Schoenberg所寫的表現派風格歌劇"期待",內容大致也是一個女子在深夜中進入森林尋找他的情人.不過在電影中,配樂 的不是無調與神經質的管弦樂,而是叢林中無止境的蟲鳴,正猶如夜深人靜時的耳鳴聲. 不過歌劇中的女子一步步接近的是真實的瘋狂,而電影中的獵人卻似乎最後找到瘋狂中的真實. 叢林的拍攝與蟲鳴音效都很仔細,導演看來不只很敢,而且是認真的. 而我也只有簡單一句話:I buy it. 期待導演阿比查邦衛拉希沙可下一部電影.


星期日, 11月 13, 2005

January to June 2004

  • Cornelius Cardew.Piano Music 1959-1970 / John Tilbury

英國作曲家Cornelius Cardew(1939-1981),曾師事Stockhausen,而後受到美國作曲家Cage,Feldman,LaMonte Young等的影響,採用不準確與機率的手法與思想來寫作.另外在學院派的圈子中,是少數表現出強烈政治傾向(反美反蘇反英)的作曲家.不過這張專輯所收錄的作品,都是他在投入政治運動,而寫作較為入世的作品以期宣揚政治理念前,以實驗性的手法所寫作的鋼琴作品.

  • Giacinto Scelsi - Canti del Capricorno (摩羯座之歌)

義大利作曲家Giacinto Scelsi(1915 - 1982),近來最受其作品中聽似簡單但卻又神秘難解的內涵所深深吸引著. 目前在所有他作品的錄音當中,最感到驚駭的,除了由作曲家密友之一Joelle Leandre演奏人聲加料版的低音大提琴獨奏'Maknongan'之外,就是這首"摩羯座之歌"了.
這個作品共有19個片段,裡頭大部分是只有演唱者solo,或有幾個片段搭配著薩克斯風或打擊樂器(如日本的太鼓)等伴奏.而演唱者與樂器在每個片段裡僅演唱或奏著單單數個音高,但演唱者被要求著高難度的演唱技巧或口技,當中除了要演唱微音之外,還要發出如吐瓦喉音般的雙音.可能我們會不由得聯想到同樣是超高難度的人聲作品,Berio的Sequensza III,不過相較之下,這首作品散發著更為黑暗渾沌的特質,猶如上古女巫持掌著密儀的姿態.
在這張錄音裡演唱的聲樂家是平山美智子,亦為作曲家的密友,當年便是作曲家因為曾聽到她演唱有微音的日本古民謠,便主動找她來演唱他的作品.另外在廠牌Montaigne也有她和Arditti Quartet合作的'Khoom',也是首綺麗的特異之作.

  • 黛敏郎 - 涅槃 交響曲

日本作曲家黛敏郎(1929-1997)出生於橫濱,在日本完成大學學業,並接著留學法國繼續學習作曲.而後回到日本引領當時的日本當代音樂活動. 黛敏郎本身也作過相當多的電影配樂.
涅槃交響曲是黛敏郎1957-58年所寫的作品.這時候也是他開始研究日本傳統音樂的時期.儘管他也曾寫作過電子音樂(其作品便是拿鐘聲作分析),但在這裡對著傳統的西方與東方樂器的聲響當中,具備的豐富複雜的波形結構與泛音比例具有更深的興趣與探究趣味.配器中包含日本寺廟所使用的鍾,來自黛敏郎本身便對鍾聲有著相當深的迷戀,其聲響在此豐富作品整體聲響,也在作曲家心目中有著涅槃象徵的體現.曲子裡也加入了佛經唸誦與'聲明',除了其聲響與節奏效果之外,也來自作曲家在宗教上的興味與自身追求其神秘的熱衷.

  • 丹波明 - 作品選

丹波明(1932-)這位日本作曲家,意外的在網路上幾乎找不到關於他的資料,大多找到的是法文的資訊,可能因為他是留法的關係. 從模糊的LP封底scan上的法文簡介(我不懂法文啊...),只能大概曉得他是梅湘的學生. 這張所收錄的作品聽起來,都比較受當年的歐洲前衛作曲技法影響的樣子,幾乎沒有日本音樂的色彩.感覺偏向當年Penderecki所寫的音樂,音樂色彩豐富,內容騷亂瘋狂,一張讓人相當印象深刻的專輯.

  • Giacinto Scelsi / Joelle Leandre - Okanagon (hat ART CD 6124)

這張可說是引領我進入Giacinto Scelsi的音樂的專輯之一.去年能在誠品音樂館翻到這張cd後,便一直想寫些心得或介紹,結果一直拖到現在.Giacinto Scelsi這個人的確非常神秘,在某個介紹網站上說他還不許別人拍他的相(儘管某張Kairos的Scelsi作品cd裡就有他的照片...),據稱曾旅行過印度,尼泊爾等地,但是就算是長期跟隨他的好友平山美智子,對此也抱持著懷疑的態度.而他的音樂理念與作品,也是常常看起來所具有的神秘玄妙的直覺感知遠大於理性邏輯思維.他的微音程作品並不如印度音樂般細嫩甘涼,而是常帶有隱晦心理狀態的解放感,當中還參雜了些許苦澀.許多他的器樂獨奏作品,多帶有極大的即興風格,其原因可能這也是來自創作時便是與這些密友們討論與即興創作演奏出來的.於是這也使得hat廠牌出版的這幾張由他密友們所演奏的cd們顯得更加的珍貴.cd裡的第一首是由Joelle Leandre演奏低音大提琴的Maknongan,在琴聲中搭配著演奏者不時痛苦的吶喊.其他的管樂獨奏作品如Tre pezzi等有著作曲家明顯的風格,在有限音符起伏中營造出有如複音音樂的效果.倒數第二首Okanagon或許可說是此張cd的壓軸,當中粗曠而暴力的聲響來自以直接原始的方式敲打,撥彈著銅鑼,豎琴與低音大提琴,與作品的副標題'the heartbeat of the earth'相互呼應著.最後一首低音大提琴獨奏Mantram,是首旋律優美的甜美小品,溫柔地將聽眾自之前,幾十分鐘幽暗的心理狀態探索旅程中喚回現實世界來.

  • Electronics and Percussion - Five Realizations by Max Neuhaus
五闕電子樂與打擊樂的具現化

Earle Brown: Four Systems - For Four Amplified Cymbals
在總譜上有的只是不同長度與粗細的水平線而已. 而這些水平線傾依的許多相異平面們,相互疊合形成不同的模式. 在演奏之中,我會讓我在這些嚴格限制的模式之中找出有趣或相對應的組合,有如即興演奏.

Morton Feldman: The King of Denmark
這首作品從頭到尾皆使用手指來演奏. 因為是如此的輕柔,使得大多數Feldman的音樂有如在pianissimo(極弱)與piano(弱)間的區域用著放大鏡觀看般,我們發現了許多前所未見的事物.

Sylvano Bussotti: Coeur Pour Batteur - Positively Yes
這首作品的總譜看起來像是一幅畫,而上面標著指示敲擊法,長度,強度,音高,閱讀方向...等等的符號. 演奏者將總譜放大4倍,再剪成小塊,然後再拼貼成所需的演奏譜.

Karlheinz Stockhausen: No. 9 Zyklus For Percussionist - a spontaneous version, counter-clockwise總譜上嚴格限制音符強度,演奏的樂器,音高與長度. 樂譜以圓環的方式訂在一起,演奏者可從任意一頁開始演奏,並由當初決定樂譜排列的方式,依順時鐘或逆時鐘的方式閱讀樂譜並隨之移動演奏樂器.

John Cage: Fontana Mix - Feed
"Feed"是Max Neuhaus以Cage的作品"Fontana Mix"為操作素材的作品. 在"Feed"中利用回饋的概念來產生聲響. 基本原理是將接觸式麥克風按在打擊樂器上,然後樂器前放置揚聲器,一開始麥克風收集環境聲響,然後經由放大供給揚聲器,於是接下來便形成回饋迴路. 而實際演奏上會有4個如此的頻道架設. 由於參數影響之多與複雜(房間的音響性質,器材的架設位置,隨著演奏時間麥克風的位移...等等),使得作品在儘可能相同的初始條件下演奏第2次,仍會可能得到與第一次全然不同的結果.

  • 網路廣播 Avondconcert

http://www.vpro.nl/programma/avondconcert/(荷蘭文看不懂...)這個節目專門播放古典,當代音樂的專題與現場音樂會轉撥,好像也有些早期音樂.更重要的是過期的節目有保留下來,目前看到2002年就已經眼花撩亂了. 強力推薦!!!推薦可從這幾場嚐鮮:

http://www.vpro.nl/programma/avondconcert/afleveringen/8241683/1. Gerard Grisey - Jour, contre-jour2. Isang Yun - Kammerkonzert I3. Salvatore Sciarrino - Lohengrin
http://www.vpro.nl/programma/avondconcert/afleveringen/3530181/1. Marc-Andre Dalbavie - Tactus (Nederlandse premiere)2. Regis Campo - Concert voor viool en ensemble3. Hugues Dufourt - Euclidian Abyss (Nederlandse premiere)4. Tristan Murail - L'Esprit des dunes (Nederlandse premiere)http://www.vpro.nl/programma/avondconcert/afleveringen/2483947/1. Ketiak - Akira Nishimura2. Portrait of Forest - Toshi Ichiyanagi (Thom van der Loo - marimba)3. Enlacage - Tokuhide Niimi4. Under the Umbrella - Jo Kondo5. Hierophonie V - Yoshihisa Taira

  • 黛 敏郎 - 曼荼羅交響曲
解說: 結城 亨

曼荼羅在梵語中意指佛性,而一般所說的是有眾多菩薩居集而將之圖像化的形像曼荼羅. 恐怕作曲家黛敏郎是將這色彩豐腴的繪畫,與有眾多樂器形成合而為一音響世界的交響曲,逐漸地共響著相互疊合,而自然地浮現出作曲的構想的吧. 但是在這裡卻沒有關於佛教的或是具體教義的涵義在裡頭. 黛敏郎自己也這麼說著"正因為對象是關於思想這種抽象的素材,音樂中一切具體的音樂素材,像是經文等則不去用它,而是打算著達到預期想法中的,去嘗試建構只有純粹地聲響的集合體". 伴隨著"涅槃交響曲"中完成重要任務的獨唱與合唱(經文)便沒有被使用進去. 然後,這首作品的初演是在1960年3月的<三人之會>(團伊玖磨,芥川也寸志,黛敏郎)發表會之中,由岩城宏之指揮NHK交響樂團演出.


第一樂章:金剛界曼荼羅. 金剛界是佛(大日如來)智德之世界,此曼荼羅便是將這些以圖繪表現出來. 自打擊樂器的敲擊與鋼片琴的聲音開始,在長號的滑奏之中點描般的打擊樂器們相互混雜著行進,到了中間隨著自由速度讓動與靜激烈地對比而交錯下去. 在滑奏起伏之間,雙簧管等各式樂器編織出華麗的色彩. 不久單簧管吹出東方色彩的旋律而難得地出現有優美音調的樂段, 再次地混沌世界再現的最終,是象徵大日如來真理的梵鐘鳴響,低沉的持續音延伸至終結.
第二樂章:胎臟界曼荼羅. 胎臟界是好比是琢磨培育人類生而便有的佛性,有著如此教義的世界,與金剛界共同形成密教的二大世界. 曲子指定要"極端地緩慢",前樂章中的持續音仍反覆而延續著,小提琴的獨奏與鐘的加入,使神秘的淨土世界逐漸地開廣了起來. 長笛斷斷續續地模仿鳥兒的叫聲, 在中段,流動著的悠揚旋律,由於鋼琴與打擊樂器的加入,而逐漸激昂了起來. 不久鋼琴連續演奏琶音節奏,以大太鼓猶如崩解般的下降音型連擊為底,銅管的咆哮堆築出最高潮,最後由梵鐘的鳴鐘法(Campanology)無限空間中廣延而和緩地結束.

參考資料:
曼荼羅の世界http://butsuzo.cside.com/buddha/html/bmandara.html
黛敏郎の音楽 日本の作曲家を聴くhttp://www003.upp.so-net.ne.jp/johakyu/

星期五, 9月 16, 2005

Boulez - the Third Sonata (討論區話題曲(噓))

這首作品基本上還是用序列技巧寫作的,不過最特別的是, 裡頭包含五樂章ABCDE,"演奏者"可以決定AB是否順序對調,DE也是,而C一直保持中心位置,當然由今天角度來看這根本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且對比於 同時期的'不確定'與'機率'概念,這種手法儘管比較偏向前者,但Boulez提到這首作品的出發點是來自於文學的角度,與概念來自於他最喜歡的詩人 Mallame的啟發,意欲形成概念上的'無窮'-多重的可能性,與'無盡'-永不終結(不僅止於時間性的)的作品.

ABCDE是已經由作曲家Boulez寫好的;所以這是首對演奏者'open'的作品;但另一方面來說,對聽眾來說並不算是'open'的,因為一次聽眾只能聽到一種版本,若下次他聽到另一種順序的版本,(由於序列音樂很難聽)他也很難辨別出版本的差異.

以下為全曲試聽(piano: Claude helffer / time: 11:30 / montaigne mo 782120)



Powered by Castpost

星期六, 3月 26, 2005

Claude Vivier - Bouchara

機械翻譯自Claude Viver: Bouchara

簡介:Bouchara是烏茲別克的一城市名. 這首副標題為"老歌',被Vivier視作猶如葬儀的'聖物'.

Bouchara (speak: Bukara) is the name of a city in Usbekistan. In the sub-title of the work "dear song" stands, which described Vivier as "Reliquien"(Relic) of the death rite. The work developed 1981 in Montréal and is Dino Oliveri dedicated as "a dear song for my most beautiful love". The premiere took place on 14 February 1983 in Paris in the Centre Georges Pompidou by the ensemble È2M under the direction of Paul Méfano. In a letter, which Vivier wrote on 7 January 1983, few weeks before its death, from Paris Thérèse Desjardins, it means: "the first concert in Beaubourg on 14 February. I am very nervous, I have a terrible fear, this piece am so pure (the dear song for Dino). I hope that [... ] the public will understand my reduced music, in the case of this piece, with his uncommonly pure expression, I would say, it am the most conceptual, but tender, from a Lyrismus, that from any Schwulst is released... "

Text von Claude Vivier:

La i nou ka rès sho no yo da go mi pe sa ko
Rè Bouchara yo lei Bouchara lei
Do mi do ré do dè ka la ma ro djè ro djè
Ka yo fo ro pi là ka rè nou rè nou
So yè penzoni yè tchko mè za so yè penzo i yè di no ka rè no i
Ou a o nè yo Bouchara ka yeoh jto i ga
nè yo ke di yo ta rè to jkè jtoy za ye mi fo ta yè ro i ou wa Bouchara
Bouchara to yè tâ yè Ga cho paa do chè ka o chè i u da o ou ko
da o kou wè i o ou dè ra yo
Kazenta kazenta ko yè tchou yè goi za rè yo dji ko a dè i rè (dago) do i yi è tou
Dariso i yo mè ka yè (sh) da ri so mè
Ro sa mi ro sa mi ro mi ro yeu cha ke kè rou da yè
Da ro ziè tcho tai ke bo rio ko vo i do i zè na reu si va i zo i dè ka zo mi wa
Da lè zo wè ra ou o a kè za i ko wè do dè do dè da
dè do dè do dè na o ou yè da o do dè na o ou yè dè ki ya ka ro
Za i ni kè za ni kè ou o a è ka ya zo ka ya zo ya zo za i ni kè ka ya zo
i o a yè dji sa i ni i za
dè yo dè yo ri ka zè nou wa dè yo dè yo ri ka zè nou nou wa kè la râ
dè wa djè guè ka yo nè gou di no ka yo nè gou
di no zei dou ka yyo nè gou di no ka yo nè gou no zei mi ko o ka yo nè gou di no
la na i mar co

星期日, 3月 13, 2005

細川俊夫作品集 - 観想の種子 音宇宙3




" 観想の種子"(seeds of contemplation)(1986)是細川俊夫受義大利Rimini的音樂祭委託所完成的作品. 應委託者的請求,曼陀羅成為此曲的主題,並接受木戸敏郎的建議,將曼陀羅佈置在舞台上,演奏者依相對應方位而演奏. 7個樂章中的4個樂章依次對應四季與一天時分,曲子的整體安排也可被是作猶如一場佛教的法會


細川說自己與其說在作曲,不如說在編輯此曲比較適當. 旋律部分大部分以既有的天台聲明為主,第1樂章引用自他自己的雅樂作品'Tokyo 1985',第2,4樂章則是引用自武滿徹的雅樂作品'秋庭歌'. 因此細川自比猶如歐洲以葛利果聖歌為素材,寫作彌撒與經文歌的中古世紀作曲家,只是主旨在此換成曼陀羅.

舞台配置與編器未變,但是音樂內容上作了改變的"新観想の種子"(1995)則在當代音樂重鎮Donaueschinger音樂節首演. 這首的話我手上只有mp3而無解說,坦白說光靠聽的只能大概聽出聲明的段落作了些變化...



アンサンブル遊聲

(反芻文) 細川俊夫 - Deep Silence



作為武滿徹之後的日本新生代作曲家,細川俊夫的音樂除了在各個音樂節,演奏廳的演奏之外,也已開始在各大國際古典廠牌顯見足跡. 但或許是因為過於純正的學院背景,不走激進與過於實驗性的作曲手法和略於保守的題材,加上不玩電子音樂,使得他的音樂不管對哪一種聽眾都似乎不能立即投其 所好或引起廣泛注意. 相較於他的老師尹伊桑,細川的音樂十足反映了日本自己音樂文化的內涵. 除了音樂幾乎完全注重於音色調配與音響性之外(顯然頗得老師真傳),更效法日本傳統音樂的發聲理論與美學思想,使得細川的音樂與一般西方音樂流派有著明顯 相異的氣質.

"Deep Silence"裏頭包含了笙的雅樂獨奏曲與細川俊夫寫給笙與手風琴的作品. 細川向來不避諱對他的作品做寫意的描述,笙與手風琴所發出的獨特音色與和聲延綿不停,被形容象徵著自然,音宇宙或'無的境界'.選用的雅樂調子追朔回中國,其寓意即象徵著色彩,方位與四季.

演 奏者宮田まゆみ將樂器笙帶入了另一個全然不同的境界. 日本的笙來自於中國,但是在傳統國樂與日本的雅樂,笙似乎都只是用來當做伴奏之用,獨奏曲目相較於其他樂器則是少得可憐. 宮田的音樂性與早期接受的西方音樂訓練(大學主修鋼琴,之後才學笙...),使得她能與眾現代音樂作曲家合作無間,並將這個樂器帶向世界舞台.

----------------------------------------------------------
相關連結
CD簡介(日文)
CD簡介(英文)
宮田まゆみ簡介與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