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月 03, 2008

一個有趣的網頁

BUILDUP!(ビルドアップ!) - 日本建設業団体連合会(日建連)

這個網頁其實是日本的建築業公會的網頁,但是整體設計卻相當有創意,並把機械與敲打的噪音融合成背景音樂. 在'LET'S BUILDUP!'這個分頁的flash遊戲中,還可以用在這些建設工地的聲音(電鑽,水泥攪拌機...)創作舞曲,並可以在網站上共同欣賞自己與別人的成果.

星期日, 11月 09, 2008

KLANG - A TRIBUTE TO KARLHEINZ STOCKHAUSEN

自11月1-9日,倫敦的Southbank Centre舉辦了名為'KLANG - A TRIBUTE TO KARLHEINZ STOCKHAUSEN'的小型音樂節,以紀念在2007年12月逝世的德國作曲家Karlheinz Stockhausen,當中包含了音樂會,講座,Stockhausen在倫敦時授課的影片撥放等活動. 演出作品的重點集中在Stockhausen晚年在'LICHT'歌劇系列完成之後的另一新的作曲計畫:'KLANG' - 以一天24小時的每一小時為題作曲. 藉由這次的音樂節,愛樂者終於有機會能一窺Stockhausen晚期的音樂風格,同時數首Stockhausen不同時期的作品也囊括其中,以同時展現作曲家整體思維的風貌. 在今年的BBC PROMS音樂祭當中便已有兩場主題音樂會,演出Stockhausen早中期最重要的作品'Gruppen', 'Kontakte', 'Stimmung'與'KLANG'系列的'5th hour',而在明年初的倫敦Barbican音樂廳與BBC Symphony Orchestra也將舉辦數場音樂會以玆紀念,並以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Hymnen'作為壓軸. 以此可見英國樂界對於這位20世紀音樂代表人物之一以及其影響的高度重視與尊敬.

Stockhausen最為人稱道的乃是其獨到創新的點子與概念,以及對於聲音有著令人耳目一新的美學觀點. 他在早期1950-70年代的作品有如石破天驚的轟動,並讓聽眾們重新檢視與思考對於音樂和聲響本身的聆聽態度,就有如'2001太空漫遊'中的黑巨石一般,觸發當代思想與智性的演化, 但是他對於非協和音的喜好與對數學的極度執著,使得另一方面其共鳴而生的天外之音對於當下的普羅大眾卻是震耳欲聾. 他在1950-70年代的形象,也是我們一般從音樂史書籍與市面上可見錄音中所能認識的,是一位以作品'文以載道'的時代先驅,而另一方面以古典音樂的觀點,便是Stockhausen直接同等於噪音,且沒有什麼可聽性的.

很可惜的,一些延續至今的定見卻僅是片面而且並非完全公道的. 當然這多少來自於Stockhausen作品現場演奏的參與機會並不常見,使得Stockhausen自早期作品中便已極力強調的空間元素,與中期作品之後所加入的劇場元素並無法單從錄音或廣播中體會,這些在現場才能體會到的整體概念事實上乃是Stockhausen作品魅力的重要來源之一,當然也正是這些因素使得其作品有機會能公開演出的難度大增. 即便像是早期的電子作品'少年之歌',聽了在現場有著良好設定的環繞四聲道演出之後,才會真正感受這此曲真正的面貌,這是完全超乎一般的聆聽經驗. 相較之下,2聲道的錄音版本與之相較可說風味已失一大半了,同時也失去作品大半想要表達的概念了. 就算是當今電腦與軟體科技已發展成熟,我們仍然很少聽到有音樂創作是像這首50年代草創時期的作品般,能真正能以空間為概念來作曲的. 在這次音樂節當中所撥放的8聲軌電子原音作品 'KLANG - 13th Hour: Cosmic Pulses'以及電子原音與人聲作品'KLANG - 19th Hour: Urantia for soprano'便是直接體現這種'空間作曲'概念的最後代表作. 尤其是'Cosmic Pulses',可堪稱Stockhausen晚期的巨作,引領著聽眾遨遊於24道音流在8軌環繞音響當中,激烈散射軌跡所交織而成的浩瀚聲響宇宙,這是聽覺的星間飛行.

Stockhausen的作品創作背後常有非常嚴密的數學構思或是所謂的'公式'來作為曲子本身的架構或推動力,並融合自身對於聲音透徹的了解,與身為作曲家的直觀與靈感. 最具其典型的作品之一乃是70年代的'Mantra',此作可視為集Stockhausen前中期作品思想大成之巨作. 標題'Mantra'僅僅單純來自Stockhausen引援自印度神秘學(佛教?)對於樂音與自識可相連的思想觀,來為自己在這首作品所建立的系統與背後寓義來背書. 作品亦本身結合有限度的即興,但整曲大部分建立在作曲家將開頭旋律(formula)中的13個樂音,各自在曲中的各個段落(cycle)為基音作著結構,時程,節奏,強度與音色(藉由電子儀器的幫助)的展開. 最後在結尾,樂曲被以極快的速度來演奏,甚至音符們在時間上就已被壓縮成一串串的合音,意喻達到作曲家所謂'瞬時'的概念.

Stockhausen在70年代的作品'Trans',90年代的'直昇機四重奏',以及'KLANG'的'4th hour -Heaven's door'暗示了Stockhausen創作動機的另一個重要來源:夢境的具現化. 這項動機所賦予的超現實,非理性與暗示性,或甚至因此而摻雜了些許難以言喻的幽默讓Stockhausen的作品有了另一種全然不同的風貌. 'Trans'的演出結合了燈光與演奏者動作的戲劇元素,一場具體而微的音樂劇場由然而生. 裡頭固定反覆的契子具象聲響,對於素來以厭惡反覆聞名的作曲家而言,這或許象徵著是某種惡夢. 這些表演元素在一些有如密儀般的作品中不僅帶出提醐味,甚至也點出猶如當頭棒喝的禪意. 例如在'Orchester-Finalisten'中,管絃樂團團員們為了贏得演出席位,所受的最終考驗為模仿受其八方環繞的具象音樂,其材料來自地球上四處的自然與人間的聲響,像是港灣的聲音,孩童在泳池的戲水聲,戰機的噴射引擎噪音...等. 相較於具象音樂的豐富自然,由於演奏者們被給予著極為有限的演奏材料,並伴隨著極為誇張的動作,便有如一個個被上了發條後便四處顫動的玩具模型一般. 最後當低音大提琴開始發狂般的猛拉特拉之時,從後台卻不經意地走出一個木乃伊,一直走到低音大提琴手旁並敲了聲鑼,此時低音大提琴手才好似解脫般地驟然停止. 另一作品'KLANG - 10th Hour: Glanz'則是三個獨奏者圍繞著'發光物體'演奏,旋律主要來自另一作品'5th Hour: Harmonien',旋律的平和協調給予了此曲平靜溫暖的基調,儘管聽來有點像外星人在聊天. 演出中前後還共有3次從後台或是觀眾席邊走入的其他獨奏家們陸續'進來取暖'及插個花,有一段源自聖經的拉丁文在演奏途中也被朗誦出來:Gloria in excelsis Deo, et in terra pax in hominibus bonae voluntatis (天主在天受光榮,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 - 此句來自頌讚耶穌基督降生的經典讚美詩),此曲的聖誕喻意藉由這些元素而具體化.

Stockhausen真正開始將世界各地神話宗教的思想作大融合(或是要說難聽點的話便是大雜燴)的作品除了人聲作品'Stimmung'之外,便是他70年代之後共耗費25多個年頭才完成的'LICHT'歌劇系列. 這一段長時期的閉關與歌劇的題材讓外界對Stockhausen有著相當大的誤解,或甚至被淪作茶餘飯後八卦的題材,不但當年將他奉為神祇的信徒們摸不清其葫蘆裡到底是裝什麼膏藥,連當初一同跟他打拼的音樂夥伴們也搞不清他腦袋裡到底在想什麼,因而最後紛紛遠離他. 如今當自這些歌劇中的部分片段,終於能有機會演奏於大眾之前後,自此我們能感受到的是作曲家真正內在人性且深刻的一面,而不再僅是早期意氣風發,充滿才氣,文以載道的前衛才子了. 而其看似天馬行空的歌劇劇情,其實我們可以先將之單純看作一位已體會到為人父的作曲家,為其愛子(扮演歌劇的主角)所設計的一趟音樂成年之旅. 這次音樂節的的最後一場音樂會曲目'Lucifer's Dance'即是歌劇'SATURDAY from LICHT'的第3景,此曲藉由爵士的大樂團編制與角色Lucifer神秘又略帶嘲諷般地引介,音樂散發出無比炙熱的動力與狂亂騷動,在這場有如施展魔法般的音樂儀式中擊退光明的力量,歌劇的主角Michael.

'KLANG'系列的作品之一,'5th Hour: Harmonien'有著低音豎笛,長笛與小喇叭獨奏版本,且不同樂器的演奏版本之間有些許的變化. 旋律素材本身源自於'KLANG'系列作品所共用的24音符序列,而此24音符序列也其實源自於Stockhausen在50年代時,用於數個作品之中(如'Gruppen')的兩個12音符序列. 且作品的架構有著精心設計的數學排律與對稱操作,但是實際的演奏聽起來卻是相當自然流暢,並伴有自由即興的空靈氣蘊. 這次音樂節所演奏的是低音豎笛和長笛版本,由Suzanne Stephens和Kathinka兩位作曲家的密友所演奏,其富含情感且流轉的詮釋,曲終餘韻的清爽回甘,伴隨我們追思這位20世紀西方最為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參考資料:
1. 音樂節手冊
2. Wikipedia - Mantra
3. http://www.jimstonebraker.com/maconie-finalists.html
4. Other Planets: The Music of Karlheinz Stockhausen -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iuJP2gIDDJkC&printsec=frontcover&dq=stockhausen&hl=zh-TW

BBC PROMS音樂祭Stockhausen主題音樂會錄音mp3
http://www.analogartsensemble.net/2008/10/stockhausen-day-at-bbc-proms.html

last fm有不少張Stockhausen作品CD的線上撥放
http://cn.last.fm/music/Karlheinz+Stockhausen?autostart=1

星期日, 6月 22, 2008

星期二, 2月 26, 2008

Webcast Concerts from Lancaster University

http://www.lancasterconcerts.co.uk/webcast.asp

The entire first concert is already online. Check the webcast of the concert in the above link.

The programme of the first concert

Larry Goves - Four Letter Words
Gyorgy Kurtag - Signs, Games and Messages
Gyorgy Kurtag - Scenes from a Novel Â
Gyorgy Ligeti - Aventures & Nouvelles Aventures *

The 2nd one, which is exclusive project for Claude Viviver, will be online in 17th March, 2008.

星期五, 1月 25, 2008

electric p r o m s(test)

Claude Vivier - Zipangu

加拿大作曲家Claude Vivier曾是Stockhausen的學生, 但是當時他並未向大部分的西方學院派作曲家一樣,熱中於所謂前衛的複雜技法,或是抽象概念與哲學思維的追求,反而是真誠地藉自己的音樂語言展現對自身內在心景的探索;他作品的演奏就有如舉行某種神秘的儀式,引領著非現實非理性的幻想國度降臨,以死亡或是錐心的孤獨為鑰. 而他音樂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主體是單音音樂(monody)且富有旋律性的表達方式,歌者演唱自創猶如夢囈的語言(我們將會在他的作品'lonelychild'中聽到),以及在巴里島至伊朗等地旅居數年所給他的影響.



馬可波羅行紀/~/第一五八章 日本國島 - 623 -

日本國(Zipangu)是一島,在東方大海中,距陸一千五百哩。
其島甚大,居民是偶像教徒,而自治其國。據有黃金,其數無
限,蓋其所屬諸島有金,而地距陸甚遠,商人鮮至,所以金多
無量,而不知何用。



在Philips發行的作品集裡,由De Leeuw指揮Schonberg Ensemble演奏他的四首作品,Prologue pour un Marco Polo,Bouchara,Zipangu與Lonely Child. 這四首完成於80-81年間的作品原本預定用在一部描寫馬可波羅一生的歌劇. 'Zipangu'由弦樂團演奏,大概是Vivier所寫出最具光彩色澤與合聲美感最明顯的作品了.甚至讓人聯想至近年興起的頻譜學派的概念.

而'Lonely Child'是首相當甜美的作品,在樂團的配襯下,歌手安慰著因孤獨而無法入眠的孩子將有許多童話中的精靈將會出現,陪伴他玩耍嬉戲. 而後氣氛遽然一變,歌詞也變成完全無法辨識的語言,有如突然墜入全然離奇陌生的國度...

Zipangu的演奏影片



Lonely Child的演奏影片

日本與越南音樂選粹

狼の時間 - Thin City Part 2

Powered by Castpost

朝崎郁恵 - うたばうたゆん - 11 - 千鳥浜

Powered by Castpost

越南傳統音樂

xang xe

Powered by Castpost

improvisation

Powered by Castpost

loi lo

Powered by Castpost

細川俊夫作品集 - 観想の種子

Powered by Castpost

盤渉調の調子~アコーディオンと笙のための~ (細川俊夫 - Deep Silence)

Powered by Castpost

Iannis Xenakis - the Legend of Er (dvd: mode 148)


Diatope是由Xenakis構思出來的多媒體藝術裝置之一,結合了建築,音樂,影像與光的裝置效果,這個大型的裝置藝術展示於1978年巴黎的龐畢 度中心與隔年德國的伯恩. 這個外觀為雙曲拋物面的建築裡不但有1600多盞閃光燈,還有4架以當時可是最新科技的雷射,配樂則是磁帶作品,為純具象音樂與電子原音音樂的融合,故在 當時此可謂最新科技與藝術的結合. 可惜的是這個裝置展示完之後就拆掉了,甚至連影片存檔都沒有,所以DVD裡頭的影片事實上只是這個diatope裝置的照片集錦與Xenakis的部分原 稿,不過至少有照片總比沒有好.

但音樂倒是完好的被保存下來,而且它還有個獨立的標題,"the Legend of Er",取自於柏拉圖的"理想國";此段描述的是Er死亡但屍體卻未腐化,且十天後又活回來並開始敘述他的所見所聞. 音樂整體大致是個拱型結構:緩慢安 靜的開始,在中間達到最高潮,然後再逐步地恢復平緩的結束,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Xenakis鍾愛的概念-宇宙演化;也或許我們還是可以聯想到 Xenakis經歷過的2次大戰經驗,與他所曾受到幾乎致命的嚴重臉部創傷;一如他作品中讓人發昏的超大音量與標題所暗示的:去鬼門關遊一遭的傳說.,儘 管Xenakis又宣稱他並不是受此傳說啟發而作此曲的. 另外這首曲子的聲響素材可分為3種,第一種是樂器的演奏聲,包含來自亞洲與非洲的樂器,第二種 是噪音,像是磚塊互敲或是摩擦厚紙板的聲音,第三種是由數學方程式在電腦上具現出來的聲響. 前兩種的運用可稱作具象音樂,第三種便是電子原音音樂.

在CD冊子解說裡將曲子分成6個部分來介紹:
第1部分(0:00-6:33)
平緩安靜的開始,主要的聲音是來自金屬棒,在中段活耀了一陣之後在結尾又變回穩定.

第2部分(6:34-19:18)
音量與聲響的活動開始加強加大,樂器和更多噪音的聲響進來,並形成背景,襯托出穿插其間的電子原音聲響.

第3部分(19:19-25:00)
過渡態,聲音活動持續密集而穩定. 更多種具象的聲響.

第4部分(25:00-32:54)
反應開始加劇並開始到了震耳欲聾的程度. 這部分的聲音主要來自電子原音.

第5部分(32:55-40:16)
過渡態,劇烈的反應持續進行,但已經準備開始遲緩下來.

第6部分(40:16-final)
使用數種新的具象聲音素材來結束樂曲,最後只剩下第一部分出現的聲響一直持續著,直到靜默.

原 始的作品是7聲道的磁帶,後來也陸續有了2個數位化的CD版本. Mode的版本是最新的重新混音版,由本身就是作曲家的Gerard Pape操刀. DVD裡除了有2聲道PCM音源之外,還有DB 5.1聲道與DTS的訊號. 我是用耳機聽5.1聲道(downmix)與PCM音源的,相較於Auvidis的版本,感覺有較好的空間感,而且也較清晰細緻與較多的細節.

Alban Berg - 三首管絃小品


身為20世紀初以Mahler為精神導師的新維也納樂派作曲家之一,相較於他的老師Schonberg在早期作品中顯露出隱約的性沉迷與隨之而來的恐慌與 憂鬱,以及同儕Webern精神衰弱般的弱語呢喃,Berg的音樂似乎在聽覺與精神衛生上就顯得較"健康"得多,且有著更多直接向Mahler效法以及被 影響的痕跡.除了以Mahler"大地之歌"幾乎完全相同的編制所撰寫的管絃歌曲"阿登貝格歌曲集 op.4"之外,3年之後的"三首管絃小品"仍採用Mahler的"第6號交響曲"完全相同的樂器編制,甚至當中的第3曲"行進曲"就有著與"第6號交響 曲"終樂章一樣的3次擊倒英雄的巨槌聲響.

融合著Schonberg的教導與影響,這首作品聽來就猶如Schonberg的"五首管絃小品"與Mahler的"第九號交響曲"的綜合體 (Adorno語調). 整個樂曲裡面充斥著意欲推展到極限的噪音與不協和音程,片段迷離朦朧的弦律與動機行進夾雜其間,最後樂曲三次粗暴的敲擊猶如極力擊碎所有樂音而直至世界的 最深處,濺灑出燃燒著恐怖與虛無的深淵之火.(...或許在觀看現場演奏時更能從視覺上的效果感受得到其震撼,因為槌音是與和弦合奏一同出現的,光聽CD 不是很容易分辨出來.) Mahler交響曲裡的噪音在這個永恆夢靨中獲得了實體,在驅使軍隊行進的節奏中,恣意地凌虐踐踏花園裡符合文化規範,且受到仔細維護的精巧事物. 就如同"微笑吸血鬼"裡的吸血鬼們,擺脫了人世間一切道德與教條束縛與感官的限制,獲得了超人力量與禁忌的娛悅,但換來的代價反而是不死身特質所蘊含的虛 無與不安,以及至上歡娛而來的加速老化. 解放後的不協和音,放野望去,等待它們的是無盡荒原與嬰兒受竊而憤怒異常的人們.

"...啊呀?!
這是啥
這道光芒

感覺好像就在腦袋中綻放出花朵似的"
--丸尾末廣 "微笑吸血鬼"第2冊


(推薦飲用: Berg: Pieces Orchestra/Early Songs - Abbado/WPO - DG 445 846-2)

Luciano Berio - Coro


今年(2005)的BBC PROMS音樂節有一場由London Sinfonietta和London Sinfonietta Voices演奏Berio(1925-2003)的作品"Coro",用以紀念這位義大利作曲家的80歲冥誕.不過這首作品所隠含的政治涵義,對於獨裁政權的控訴,或許是這首作品受選的另一因素.至少在節目單上就直接配上Picasso著名的控訴法西斯與西班牙內戰的壁畫"Guernica" ,更加襯托出節目單簡介上欲強調這首作品政治內涵的企圖.


這首作品引用了相當多民族歌謠的歌詞,歌詞的主題多為描繪愛情,死亡與勞役...等,這些歌詞片段間反覆著智利詩人Neruda的一段令人不安的詩句,同樣嚴厲地指責1936年的西班牙內戰,"Come and see the blood in the streets(請來看街上的血吧!)". 這段詩句在整個作品中自一開頭便不時被反覆出現於各歌謠歌詞片段間,猶如以蒙太奇的方式來加深與強化此詩句的意涵與地位,直至文本最後,整段詩句才逐漸現出原貌:


你們將會問:你的詩為什麼不告訴我們

夢或著樹葉,不告訴我們

你家鄉偉大的火山?

請來看街上的血吧!

請來看

街上的血,

請來看街上的

血!


引自"我述說一些事情"/聶魯達詩精選集(桂冠)


而在"我述說一些事情"這首詩中,在這段被引用的詩句之前的段落便已直接控訴著西班牙的獨裁者佛朗哥:


賣國的

將軍們:

注視著我的死屋,

注視著破裂的西班牙:


不過音樂上則是出乎意料之外,"Coro"盡管採用這麼多不同民族歌謠的歌詞,但在音樂素材上Berio卻只用了一段來自克羅埃西亞的旋律.相較於他的其他作品"Voci"和"Folk Songs"中的廣泛地運用民謠旋律,相反的在此他則是把各民族音樂的各種不同音樂技巧運用進作品之中,最特殊的例子或許是他運用中非音樂中一種叫做 "hocketing"的技巧:每個樂器各自演奏一個單音,但是以一種非常複雜但有組織的節奏模式,於是整體效果給人一種歡娛的極度騷亂.或許在此作品中若在音樂中廣泛運用民謠旋律便會模糊與打散了在整個歌詞中意欲強調的概念,尤其在每次"Come ..." 出現時必搭配的極端不協和猶如哀嚎般樂團總奏的顫慄氣氛之下.


在編制上"Coro"需要40名歌者與40把樂器演奏旋律,加上鋼琴,電管風琴與兩個打擊樂組.在實際演奏上,每位歌者搭配一名樂器演奏者兩兩一組坐在一起,然後集體發出"合唱".在演奏時,有時會是合唱對樂團,有時變成好幾個室內樂團,有時則是變成各個歌者與樂器的二重奏.Berio將這84名樂手在台上如此配置,有如讓台上相異位置的樂團們相互作用與影響的手法,除了猶如再現他在1950年的作品中所嘗試的聲響空間實驗之外,Berio自述此猶如計畫一個想像都市,藉由產生,組合,統合不同事與人,給予他們共同與個別的特性,他們的間隔,他們的關係與衝突,而使其具現在不同的層次上.(...好熟悉的調調啊...)當中諧音的層次,它構成作品的基礎並有如漸次改變的景觀,產生於其中的音樂事件便有如在城市的諧音城牆上的塗鴉.而"Coro"的歌詞則有兩個相異與互補的層次,一個是由歌誦愛與工作的民謠歌詞建構出來的,另一個則是敘事詩般的,以Neruda關懷一般大眾,歌誦著愛恨與勞工的血汗的觀點的詩作.


所以雖然"Coro"看似隱含著上述的政治意涵,但是從Berio的想法可以看出他想要強調的不單單只是所引用的Neruda詩作中的政治意涵,而是還有對於身受苦難的民族與民眾的深刻關懷,如同Neruda在"地上的居住"詩集開始轉變成以一般民眾為對象的詩風.另外有趣的是,在amazon的顧客評論中,有人提到此作(1975-6)"正好"就完成於在智利1973年由美國資助的Pinochet以政變推翻民選總統Allende並開始其血腥獨裁統治之後,當中涵義只能說是深遠異常.我只是很訝異BBC好死不死就挑有背刺的這首作品,還是他們反正就裝傻,反正虐囚是美國人最多,音樂歸音樂,政治歸政治.


編譯自:bbc節目單,DG的CD小冊,聶魯達詩精選集(桂冠)


Bruckner第5號交響曲 - Karajan指揮維也納交響樂團




"...我們之間是否存在著一些誤會呢?..."



...以往每當困厄妄念煩擾著心思,而感到緊張與不安之時,總會習慣性地想到翻出這張錄音來聆聽. 樂音中所散發出來嚴肅而又和藹慈祥的諄諄善誘,是很難讓人拒絕服順於這溫暖雙手的溫柔輕撫的. 不知不覺的,這張CD就陪伴了我將近8個年頭. 但在隨著幾次困難挫敗的經歷之後,常自以為孤僻幼稚的心智已有所成長,但是緊接著而來的新挑戰卻馬上將這所剩無幾的自信心輕易地擊碎,使心中徒留著過往虛度光陰逃避成長的悔恨. 此時內心只不過是在盼望著音樂有如自來水般能隨時提供慈父般的安慰,儘管現在明白了這只是另一種顧影自憐. 樂曲中旋律與和絃終究只是自顧自的行進,自知心中的愁苦是無處宣洩只好一笑置之....



私心盼望著一切終能解決,所以依附徘徊於有如儀式般的音樂,嘴角卻帶著一抹苦笑,畢竟也曉得了凡事不全能盡如人意. 在與樂曲單方向的誤會之中,看清了自己只是對著不切實際的幻想一廂情願,但是最終確定我似乎是聽懂了,音樂唯一告訴了我的是,"走下去,請繼續不斷的走下去,這條漫漫長路."


耽溺於地中海的憂鬱與幻影之中......安達魯西亞音樂掠影

(位於安達魯西亞的Granada城內La-Alhambra宮一景)

"...在半夜中驟然醒來,夾帶著半夢半醒間模糊的記憶與昏熱頭漲的餘緒,猶如大病初癒般,拖著步伐試圖摸索著走出房間. 在月光餘暉下沿著自窗外遠處所飄來的細微歌聲,音樂與歡笑聲的蹤跡探尋著. 漫步於阿拉伯式建築的宅第之中,最後我走到了庭園外側的迴廊..."

  1. Aynadamar

    這張專輯收錄的是安達魯西亞的傳統歌謠,包含阿拉伯人統治時期以當時的西班牙語演唱的情歌詩詞jarcha,與當時居住於此地的猶太人的 Sephardic歌謠(採集自摩洛哥與土耳其). 由歌手Aurora Moreno與吉他手兼作曲家Esteban Valdivieso合作將這些數世紀前的詩詞重新譜曲或編曲,賦予新生命. 因此在安達魯西亞的餘音之中,除了帶有地中海的氣息之外,還有些許佛朗明哥的味道,而增添了新的風味.

    Aynadamar為灌溉水道名,位於安達魯西亞的Granada,在當時以此水道將泉水引至果園與花園庭院等處,為這個滿佈大宅院,清真寺與高聳的防禦工事的城市景觀提供了無數綠意. 使得Aynadamar這個字被賦予代表此處美麗景致的詩意.

    專輯與歌手Aurora Moreno英文簡介

    mp3試聽: 第五首, 第11首

  2. Atifa-Oumi - El Sikameya


    相較於上一張介紹專輯的古典風格,這一張El Sikameya與他的團的是較流行與更加融合的曲風,一樣是我最喜歡的專輯之一.

    UnDertone的中文簡介

    BBC的英文簡介
    - 點選文章開頭的"Listen to the gig"有整場演奏會實況.




  3. Jardin de Al-Andalus (The Garden of Al-Andalus)

    收錄發源自中世紀西班牙南部Seville而後流傳至中東的詩曲moaxajas,與流傳至北非突尼西亞的傳統樂曲Maluf. CD中Ud琴演奏挑大樑,相當動聽迷人;人聲演唱散發十足的蠱惑氣息.





    兩首mp3試聽:

    Uaddaáuni - Console me at dawn, my dears!

    Powered by Castpost


    Console me my dears, for God's sake,
    Bury me when the dawn breaks.
    Oh, oh!

    Sad is my fate, said Fatima
    Sad is my fate, bemoaned Fatima.
    Oh, oh!

    .........

    Bashraf samaï sika (instr.)

    Powered by Castpost

  4. EXILS(北非行路遙)

    2004金馬影展影片簡介

    推薦這部值得一看的電影,我個人到是還蠻喜歡的,音樂好聽,男主角帥,節奏流暢. 男女主角自法國,西班牙到阿爾及利亞的巡根之旅與沿途的音樂巡禮相輔相成,缺乏的深度就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好苛求了,畢竟他是部音樂電影啊.